北斗聚焦 | 工信部:2022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1400亿元;中国电信研究院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现网试验
周
报
第一百五十一期
2023/10/23-2023/10/29
★
★ ★ ★
★
NO.1
工信部:2022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1400亿元
10月26日株洲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10月26日,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宣布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讲话,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致辞。
金壮龙指出,2022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元。“北斗+”和“+北斗”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农业、气象、电力等领域,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了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做强做大北斗产业、加快重点行业应用、促进大众消费升级、推动北斗国际化发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拓展北斗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聚焦智能手机、穿戴设备、车载终端、共享两轮车等典型产品,扩大终端应用规模,并支持国内企业与全球供应商深化合作,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标准体系,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注入新动能。
毛伟明表示,湖南是北斗技术的重要策源地、创新应用的示范区,具有发展北斗产业的独特优势,目前已基本构建覆盖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的全产业链。未来,湖南将努力打造全国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为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支撑。
本届峰会以“同世界·共北斗”为主题,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思维、共享理念,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商务厅承办。
峰会聚焦“一会一展一赛”,举办开幕式、主题论坛、专题论坛、配套活动、成果展等13场专项活动,开展北斗规模应用合作洽谈、项目集中签约等,并将发布北斗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展示北斗规模应用的最新成果,全面搭建洽谈合作平台,擦亮北斗“湖南名片”,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来源:环球网
图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
★ ★ ★
★
NO.2
华为全面完成IMT-2020(5G)推进组5G-A关键技术测试, 多项技术性能取得重大突破
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华为已于9月11日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近日,华为又全面完成5G-A技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华为在多项5G-A上下行超宽带技术上取得重大性能突破,并且首次将端到端跨层协同技术应用在5G-A宽带实时交互上,在容量和时延方面实现关键进展。
来源:华为中国
★
★ ★ ★
★
NO.3
《湖南省北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发布
10月26日,在湖南株洲举行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湖南省北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发布。
该规划提出,以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驱动产业提质增效,将湖南打造成为全国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实现长株岳北斗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省北斗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规划中明确,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布局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核心产品高端制造水平,加快实现规模应用,增强重点领域安全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北斗在低空航空、工程机械、特色物流、湖泊水域治理四大领域的规模应用,聚焦湖南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培育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智慧农业、自然资源等领域应用。加快引育产业链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以我省北斗拳头优势产品为重点加快打造标志性北斗产品品牌。构建以长沙、株洲、岳阳为产业核心聚集区,辐射带动全省北斗产业多域联动发展格局,在全省范围加快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服务体系好、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北斗特色产业园区。
深化国际交流对接,支持我省优势企业、优势产能“走出去”,在海外重点行业领域打造北斗国际应用示范工程,拓展具备湖南特色的北斗国际规模应用。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文/孟姣燕
★
★ ★ ★
★
NO.4
《湖南省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若干政策措施》发布
10月26日,在湖南株洲举行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了《湖南省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包括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构建现代化产业链、打造应用产业生态、强化政策措施保障五个部分共20条,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省北斗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左右。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对标国家规划明确的重点行业领域,聚焦省内工业制造、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涵盖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物流配送等大众消费领域,分别提出北斗推进规模应用政策措施,推动北斗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围绕延链强链,提出打造卫星整星及关键系统研制高地、加快卫星地面综合设施研发及应用、推进基础产品与应用服务集群发展等措施,并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卫星制造与运营产值超100亿元,地面设备产值与服务产值超100亿元,北斗终端设备制造能力达1000万级台(套)规模。
打造应用产业生态。从产业布局、设施建设、主体培育、合作交流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营造良好发展生态。长沙市突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北斗应用;株洲市重点加快卫星装备制造、卫星星座运营等领域集聚发展;引导岳阳等市州立足实际,开展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创建。
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明确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专项对北斗研发创新、规模应用给予支持。设立北斗产业专项引导基金,大力培育北斗上市企业。省级层面每年组织实施10个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遴选推进10个左右省级规模应用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北斗领域人才纳入“芙蓉计划”等人才项目等。
来源: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
★ ★ ★
★
NO.5
中国电信研究院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现网试验
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电信上海应急通信局、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紧密协同,联合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与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同步轨道卫星,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卫星现网环境测试验证。
本次试验基于亚洲9号卫星和3GPP R17 NR NTN国际标准,重点验证终端直连卫星场景下多终端并发网络接入能力、数据及语音服务能力,为我国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综合信息网络提供了基础性的实测与论证依据。
系统层面,本次试验重点解决了同步卫星轨道慢速漂移对NR NTN终端接入的影响,通过地面网络与卫星之间周期性的星历数据更新、时延与频偏的系统参数优化等方法实现终端直连卫星的星地链路互通,并验证了NR NTN在同步轨道卫星链路下的时频补偿等关键技术。
业务层面,本次试验成功打通Voice over NR NTN的IMS语音通话,语音质量清晰稳定。并验证了VoWIFI over NR NTN的业务提供能力,为多场景、多能力的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在5MHz低带宽频谱资源下,基于同步轨道卫星的NR NTN网络仍可提供稳定的语音、短信及宽带数据服务,可作为国家应急通信服务体系、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便携式解决方案。后续中国电信会与业界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开展低轨卫星环境下的关键技术能力验证和天地一体的融合组网能力验证,共同推进NR NTN芯片、终端及应用的产业成熟及标准制订。
来源:中国电信研究院
★
★ ★ ★
★
NO.6
山东:“北斗+文旅”重大科研成果在天蒙山启动应用运行
2023年10月2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复杂山岳景区游客全域位置感知与精准服务”应用运行启动仪式在天蒙景区举办。
“复杂山岳景区游客全域位置感知与精准服务”课题,是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斗智能精准定位技术集成及区域服务业创新示范”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承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海涛为项目负责人)中面向商贸物流、文旅导览、低航救援三个重点领域开展的应用示范课题之一。该课题于2021年10月立项,由山东文旅集团牵头,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科研团队联合承接。
本次课题成果应用运行启动仪式的举办,标志着该课题正式从“科研攻关及创新”阶段转入“成果示范及产业推广”阶段。据介绍,本次投入应用运行的成果主要包含六大部分,分别为面向游客体验的四维实景内核、四维实景游客体验应用、景区文旅知识点、手机端四维实景导览、面向景区管理的室内外人员位置感知,以及景区立体监测与应急指挥。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端四维实景导览和VR互动式体验项目,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景区的风光和特色。在景区应急指挥管理方面,本次投入应用运行的成果通过集成手机端求助、摄像头监控联动和无人机现场进行查看的立体监测与应急处理模式,将大力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来源:鲁网
记者 张小南
★
★ ★ ★
★
NO.7
国内首台桥式防爆重载搬运机器人“盘古一号”在西安下线
10月18日,国内首台桥式防爆重载搬运机器人——“盘古一号”在灞桥区新兴产业园下线。这台载重55吨的机器人,由西安诚合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防爆重型搬运机器人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企业负责人姜忠伟介绍说,盘古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力大无比的“创世神”,是创新、创造的化身。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这台防爆重载搬运机器人,采用独特的桥式结构设计,能够轻松承载重达55吨的物品,并配备我国自主研发的3D激光+差分北斗+惯性导航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主完成路径规划、避障、交通管制等任务,并可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因而取名“盘古一号”。
“在刚刚进行的全流程测试过程中,实际测试数据均大于设计数据。”姜忠伟说,“机器人核定载重55吨,实测60吨;设计爬坡7度,实测8度……机器人采用先进的防爆技术,能够在面粉厂、水泥厂等大型厂矿、航空航天等领域危爆环境下代替人工安全稳定运行,可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
来源:西安发布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