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河南印发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方案

来源:今日北斗   18天前   

第一百七十三期

2024/4/08-2024/4/14


★ ★ ★

NO.1

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方案》还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源自工信部官网


★ ★ ★

NO.2

河南印发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方案:将推进航空港区中原星谷建设


4月3日记者获悉,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2024年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企业引培、产业园区提质等抓手,持续推进我省卫星及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方案指出,力争到今年年底,我省卫星及应用产业打造3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10个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完成4颗卫星发射,培育一批卫星应用场景,选树15个以上典型应用案例,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教融合、产用协同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生态初步形成。

遨游苍穹,逐梦九天,河南全面融入“星”时代。今年,我省将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推进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天基测运控平台研发,支撑低轨卫星集群高可靠光组网建设。推动“天基全光中继网络系统研究及地面验证应用”等在研重大专项实现突破。研发卫星动量轮125—300Nms(牛米秒)大型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航天级连接器等关键配套产品。

在完善基础设施上,推进全省应急卫星通信网和应急管理数字底座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河南省北斗卫星服务豫北分中心,推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向北斗三代升级改造。支持平顶山建设风云四号B星接收站、安阳申建遥感卫星应用安阳分中心。

我省近年来聚焦卫星制造及配套、地面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卫星运营等产业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国内龙头企业。今年将支持中电科27所建设航天枢纽港,合众智造研发高精度北斗车规级终端,郑州威科姆研发北斗三代高精度授时和定位产品,河南航天宏图发射“中原二号”和“鹤壁四号、五号、六号”卫星,河南天章卫星建设商业遥感卫星研发和制造基地。支持鹤壁加快河南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支持郑州建设北斗产业园孵化基地,加快河南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推进航空港区中原星谷建设。同时,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卫星在自然资源、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深化北斗系统在物流货运、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陈辉

图源自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


★ ★ ★

NO.3

风云三号F星已具备在轨交付条件!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

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幅全球图像


4月8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星通过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具备在轨交付和投入业务试运行条件。

总结评审意见显示,卫星平台的轨道、姿态、数传信道、星上记录存储与回放等性能稳定可靠;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天底、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临边等10个遥感仪器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卫星遥感数据定量化水平有显著提升,以上两方面测试项目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

会议强调,要继续推进F星第二阶段在轨测试,为加快F星业务运行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F星综合应用效益,主动积极应用F星资料,提升F星在气象核心业务和多领域的应用质量及效益;要持续抓好风云气象卫星研制和应用全链条、正反向机制建设,聚焦地面系统搭建研制单位和用户单位之间合作桥梁,不断优化完善风云气象卫星评价反馈机制。

F星于2023年8月3日发射成功。在轨测试期间,F星已开展系列服务,包括在甘肃积石山地震中提供受灾地区震前震后100米超分图像服务产品、为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遥感监测提供微波雪深超分图像服务产品等。


来源:中国气象局

作者:文科 李倩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 ★

NO.4

工信部:制定5G网络运行安全风险评估系列标准等


中新经纬4月7日电 工信部网站7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信息通信业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完善制度政策体系方面,通知提出,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5G网络运行安全风险评估系列标准等,推进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估,持续深入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发挥标准引导规范作用。

增强安全预防能力方面,通知要求,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增强容灾备份能力,提升云服务可靠性。

提升应急处置水平方面,通知提到,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三是加强科技力量保障。建设通信网络运行极端事故场景试验验证平台,模拟网络运行极端场景,开展测试验证和模拟演练。

此外,通知还要求,积极参与推进电信设施保护立法进程,大力支持制定电信网络运行安全考核评价管理、电信网络运行事故调查处理等规章制度,以及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体系,为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来源:中新经纬

图源自工信部官网


★ ★ ★

NO.5

自然资源部印发《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要求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持续推进重大基础工作,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据悉,结合气象和地震等部门预测综合研判,今年地质灾害总体趋势较近五年平均水平偏高或接近。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为华东地区南部、中南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局部、西南地区的中南部和东北部、西北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北局部,需要重点关注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地质灾害防范。

《要点》明确,一要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充分利用综合遥感识别、汛前全面排查结果,结合群众报灾和隐患点核查情况,研判可能发生的风险,要特别加强人口密集区及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工矿企业、工程建设活动区等重要区域的地质灾害防范。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防灾责任制,防控工程建设领域和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风险。组织开展培训演练,提升社会公众自主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生产经营单位防灾意识。强化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明确各有关单位响应责任和措施,持续提升“人防+技防”的工作成效。

二要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紧盯短时强降雨、极端降雨、持续性降雨、夜间降雨和旱涝急转等情形,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做到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坚持发挥群测群防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细化,加强对已建专业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建立健全区域风险预警与隐患点险情预警有机结合、有效衔接、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地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继续坚持专业技术队伍“驻县包乡”工作机制,并将其纳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规定。

三要持续开展重大基础工作。优化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工作,持续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重大隐患综合遥感识别,逐步从发现隐患向重要区域和重大隐患动态监测转变。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对重点集镇人口聚居区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开展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科学划定风险区,17个重点省份深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经验总结并逐步扩大至辖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县(市、区),其他省份汛前确定试点区域并启动试点工作。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加强调查成果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的应用。持续推进全国地面沉降综合防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王瑜

图源自自然资源部官网


★ ★ ★

NO.6

山东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明年底5G基站将达27万个


4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新黄河记者获悉,山东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大数据产业占全国1/8,2.2亿个物联网终端在全国也是最多的。按照计划,今年山东16个市将全部达到千兆城市标准,明年底前5G基站总量突破27万个;信息技术产业力争明年底规模突破2.4万亿元。

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表示,数字经济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近年来,山东加快建设数字强省,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是47%,比二产占比还要高了接近8个百分点。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记者:李运恒 黄敏

图源自国新网


★ ★ ★

NO.7

重庆移动完成5G-A通感一体基站低空感知技术验证 引领山城迈入5G-A新时代


在两江新区,重庆移动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国际博览会中心率先完成全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验证,成功实现无人机入侵感知和航迹监测,彰显了重庆移动在5G-A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为重庆市5G-A创新应用打开新篇章。

本次验证采用的4.9G 5G-A通感一体基站,实现业界双领先的感知和通信性能,基站内嵌多自由度智能化精准检测算法,可基于低慢小目标信号特征、环境杂波特征和实际地图信息等数据,实现对无人机等低空目标的有效探测和实时跟踪。

重庆移动专家杨玉东表示:“验证结果显示,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基站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进入基站信号覆盖区域的飞行物并进行轨迹追踪。本次5G-A通感一体验证中,使用反射面积小至0.01㎡的无人机,当其进入站点一公里范围时,通感一体化基站便可捕获该无人机轨迹,并实时显示无人机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轨迹感知精确至米级,并且在夜晚、雨雾等特殊环境下仍保持高可靠性。”基于这种能力,可在目标区域上方设置“电子围栏”,实现对未授权无人机侵入监测预警,为提升政务中心、交通枢纽、会议展馆等重要场所的低空安防能力提供高效技术手段。

此外,本次还成功验证了5G-A通感一体基站对多无人机同时入侵的感知监测能力,将为无人机物流、空中无人驾驶通航、无人机群表演等场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