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铁炸弹”,北斗助力我军迈入精确打击时代
据介绍,这些国产惯导/卫星制导炸弹和美国JDAM一样,都是在现有航空炸弹基础上改装而来。这样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现在库存炸弹,降低系统成本和费用。以往我国国产惯导/卫星制导炸弹的主要制导系统是惯性制导系统,这种系统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电子干扰对它也没有用,不过它的缺点就是制导精度会随着距离和时间增加而下降,需要外部手段纠偏。
在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国产制导炸弹在提升精度的同时,也在往纵深发展。比如用滑翔增升弹翼,进一步提高投放距离,实现防区外打击。采用末制导系统,炸弹可以自主探测和识别目标,能够对目标进行更加精准打击,还能打击移动目标。
(来源:央视网)
除了国产惯导/卫星制导炸弹以外,我国在巡航导弹的研究发展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巡航导弹凭借其灵活的发射方式、超远射程、巨大的威力以及精确制导能力成为了各国武器研究的“香饽饽”。
我国在这一课题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巡航导弹研制技术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我国的“红鸟”系列巡航导弹。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正式开启远程目标打击导弹研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红鸟1”在1992年开始正式装备到军队,此时的射程只有600公里; “红鸟2”的发动机进行了改良,但当时我国缺少卫星制导相关技术,并没有批量生产; “红鸟3”的研究同时,我国的远程巡航导弹研制技术正式达到国际标准。
也就是说待制导技术完善后,“红鸟3”可以精准命中预定远程目标。
由于巡航导弹使用灵活适合多种搭载方式,可以针对“红鸟”系列的性能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搭配,研发出适合不同发射武器的巡航导弹。比如,轰六-D轰炸机可搭载两枚HN1巡航导弹,射程能达到650n公里以上,速度0.75马赫。尚在研究阶段的HN2000,射程可能会增加到8000公里,这款武器适应性极强,不仅适合作为陆基武器,还可搭载在核攻击潜艇上,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